国际观察| “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日益敞开”——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题:“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日益敞开”——免签政策有利于加强中外联系。不少国家人士认为,中国移民政策的不断优化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同各国关系的加强,体现了中国继续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坚定决心。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正在越开越大,中国正在通过扩大开放、深化合作与各国共享繁荣。 “我迫不及待地想去中国” “免签政策实施以来,联系旅行社“去中国旅游”的人数持续增加。我们自己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许多人说:“我迫不及待地想去中国,”德国弗拉明戈旅行社的公共关系和营销总监阿尔贝娜·弗里克(Albena Frick)说。这确实弗里克并不感到惊讶,他曾多次访问中国。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对德国和欧洲游客非常有吸引力。”她说。 “延长免签政策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友好,我真的很想再次访问中国!”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免签入境外国人超过700万人,占入境外国人总数的72.2%,比去年同期增长48.3%。 “中国游”持续吸引国际游客,已从旅游胜地随意“打卡”演变为充满活力、多元深度的体验。 “去北京看看这座城市,去西安感受历史文化,去尝尝成都的美食魅力,深圳则具有浓郁的现代感……”澳大利亚旅游电视台资深制片人杰米玛·斯凯利推荐了一部《深入中国》10月份的一篇文章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游客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游客表达了“你的”。赴华旅游的“运动”不断成为了解中国的“增量”。近日,外国游客在北京、杭州等地与小学生打招呼、互动的视频成为国外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不少到过中国的外国网友称赞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称赞他们所看到的真实立体、进步的本质。他留言解释了一个进步的中国“分享的经历、情感和观点”。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往往会超出书本或纪录片中所能表达的范围。”匈牙利ATV集团首席执行官陶马斯表示:“免签政策不仅为旅行提供了便利,而且对于建立友谊、加深了解、促进文化交流发挥着重要作用。”“互利共赢的交流”阿根廷出口公司罗伊玛连续多年参加进博会,今年也携葡萄酒、马黛茶等特色产品参加进博会。该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范妮·维拉马约尔(Fanny Villamayor)特别高兴地看到中国将免签政策扩大到阿根廷等国家的消息。 “自中国对阿根廷等拉美国家推出单边免签政策以来,越来越多的拉美商人来华寻找商机、参加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展会”,在多国经贸利益相关者看来,中国持续推动免签等各类便利化措施,有利于深化互利合作。葡中工商会秘书长贝尔纳多·门迪亚多次受益于单边赴华免签政策,他认为“这是现实的,也是我所期待的”。这一举措是促进两国在经贸等各领域合作共赢的“催化剂”。“得益于免签政策,我们现在可以更高效地协调会见、互访、推进项目。ADA和退出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谈判、考察、开拓市场的条件。”门迪亚援引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葡萄牙和中国之间的许多工业和物流合作都从中受益,项目实施效率提高了未来,我计划访问更多中国城市,洽谈更多合作项目。沙特从事进出口贸易的阿拉伯商人哈立德·马达里也认为,中国的免签政策不仅将便利两国交往,还将促进经贸合作,增加直接出口机会。中国与外国贸易伙伴之间的交流。 “人们之间传递的不仅仅是商品,还有文化、思想和信任。”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世界经济学院学者伊琳娜·科库什金娜表示,这是持续高水平开放的明显标志,是“互利共赢的共同增长道路”,“为世界经济带来新动力”。在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中国将继续优化免签政策,采取促进人文交流的措施,许多国家的官员表示,这反映了中国的立场。免签政策是中国持续扩大开放的鲜明体现。卫星与人工智能公司阿曼兰斯公司财务经理马吉德·马赫塔尼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合作,共享各自发展成果,成为促进各方互信、合作、共同进步的桥梁。”希望与中国高科技企业合作,为阿曼和中东地区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智利中国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影响力千年研究中心研究员伦佐·布罗托表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南半球的重要成员,中国正在变得更加开放,并‘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上个月他利用免签政策来到中国,参加了很多交流活动。 “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日益敞开,推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向更深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