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米油盐丨极限15分钟挑战就在你身边
          
编者按:“家庭是最小的国家,国家是由千万个家庭组成的。”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五年来,千家万户燃放的烟花爆竹往往体现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是发展应对的最客观证据。
近日,人民网“钱米油盐”栏目推出视频博客系列《我家的十四五规划》,介绍蔬菜、大米、缝纫、线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从运送包裹、采购生活必需品,到挑选水果、挑选打印材料、采购药品,这五项任务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在北京朝阳区和平街,记者现场进行“计时挑战”,结果不到15分钟。
这种安慰爸爸没什么特别的。近年来,15分钟内的便捷生活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成为许多城市社区的“标准特征”。当地居民步行15分钟即可实现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优质消费。
自2021年试点启动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以来,各地按照“一圈一策”的原则,优化社区设施布局,按照“补缺”的原则,推动便民服务网络不断发展。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210个试点地区共建设便民住房6255套,养老、清洁服务、餐饮零售等商业场所150.3万户,服务1.29亿居民。
在日本,随着服务功能不断完善,老城区更新等城市更新项目正在实施,以改善城市生活。区域的“硬环境”和“软服务”。据住建部统计,截至今年9月,全国累计改造老旧小区30万个,新增养老、托幼、餐饮、便民市场等社区服务设施7.96万个,新增停车位400万个,新增文化休闲体育设施超过3200万平方米。
更令人兴奋的是,便捷生活方式的“进化版”正在加速推进。 9月底,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公布了“便捷进城15分钟”工程。关于扩大生活面积加强推进改善工作的通知的公告。通过20个具体问题,聚焦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和关切,突出“一老一小”,推动便利住房面积扩大和改善。
根据规划,到2030年,国家将确定100个试点城市,全面推进15分钟便民生活区。建设500个“银色街道”和500个“儿童游乐园”。推动不少基本改善生活区向高品质生活区转变,居民满意率达到90%以上,商业连锁率达到30%以上。
从生活必需品米油盐到精神庇护所,从小社区到大城市农村,15分钟的便捷生活圈,让舒适“入圈”,幸福“出圈”,标记着每一个效率与品质的美好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