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焦点

日本中部气象台11月16日发布寒冷天气蓝色预警和大风蓝色预警。据预测,16日至17日全国10多个省区市将有大风,强冷空气将导致气温骤降,部分地区超过14摄氏度。 11月18日左右,0℃线将从苏皖南部南移至湖北北部,居民取暖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寒潮到来,人们最大的担忧是供暖是否热、电是否稳定,企业担心生产是否会受到影响。国家电网预计,今冬天气“冷热转换”频繁,电力供应压力进一步加大。为此,国家能源局提前采取了稳妥措施,确保为群众冬季取暖和工业生产有序进行,从保障取暖用煤炭、天然气充足供应,到优化电力供应优先保障人口取暖和重点企业生产,依靠技术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构建覆盖煤、电、油、气、新能源的完整立体供应体系。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能源供应基础设施。
输电网加固工程加快投产,跨地区输电能力持续增强,煤炭产量稳步增长。共同打造冬季高峰电力供应和煤炭供应双重保障,全力保障冬季生产和民生能源安全。
健全的电力基础设施是确保冬季能源供应的第一道防线用品。初冬,从内蒙古草原到贵州、广西山区,许多重大电网加固工程正在加速推进。
11月14日,国有电网蒙东电力500kV灵峰1号线舞防治工程顺利竣工,标志着今年68个电网防冰抗灾加固工程全部投入运行。福建省宁德市古田溪水电站六台机组现已全面发电。金沙江上游集水电、风电、太阳能于一体的大型基地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华电埃巴坦水电站预计年底首台机组发电,进一步提升中部地区冬季电力供应。
这是8月19日拍摄的宁夏中卫市中宁换流站(航拍)ia电力湖南”项目。图片提供:新华社记者冯凯华。
国家电网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国家电网已新开工500kV及以上电网基础设施项目113个,进一步增加省际、跨地区输电能力,为保障冬季高峰用电需求奠定坚实基础。
煤炭仍然是能源供应体系的“压舱石”。在呼兰拜尔银装素裹的宝日希勒露天煤矿,巨型挖掘机挥舞着铁臂,无人“5G+”矿用卡车在矿井中穿行。千里之外的安徽淮北,秦南煤矿的煤炭通过“电煤绿色通道”源源不断地运往华东地区。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以来,全国煤炭日均发运量一直保持在1230万吨以上的高位。截至 11 月 11 日,我全国电厂储存煤炭2.27亿吨,可供35天使用。煤炭供应总体稳定充裕,保障冬季能源使用。
同时,铁路、公路、水运四通八达、环环相扣,使得电力、煤炭运输路线更加高效、流畅。许多地方政府积极干预市场监管,减少碳价格波动。能源价格波动频繁,保持稳定。
采用绿色智能技术提高供应效率
主动紧急维修可减少供暖季节停电的频率,从而加快维修和恢复速度。绿色电力和核能供暖确保您家中稳定的温度和良好的空气质量。凭借科技和环保两轮驱动,真正保障人们冬季想要温暖家园的需求。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传感、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使能源系统更加智能、高效地工作。
在雄安新区,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创新构建主动应急抢修模式,利用自主研发的智能低压故障排查评估辅助模块,精准检测定位故障部位,提前客户发现问题。主要城区主要区域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99%。
国家电网 这个采暖季,将让更多人享受到电力供应,更丰富、更可靠。
与此同时,绿色转型正在迅速加速,以保障供应安全。位于新疆天山北麓的新能源基地沙格璜的风力涡轮机在风中旋转,太阳能电池板在冬日的阳光下发光。 200万千瓦燃煤发电及6中国华电新能源公司投资建设的10万千瓦新能源一体化项目即将全面投产,通过特高压输电通道从新疆送出绿色电力。
“新疆能源输送”将使新疆成为理想的“西部能源粮仓”。顺皖±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就像一条贯穿东西的“能源高速铁路”,将“新疆电力”从安徽直达省内古泉变电站,全长3300多公里,有力支撑了东部地区的能源供应。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8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5%,约占发电总量的40%。其中,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合计1.73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8.3%,占社会总用电量的22%。清洁能源正逐渐成为能源供应的“主流”。
在山东省,国家能源投资公司“暖芯一号”项目为海阳市、烟台市、威海市庐山市40万居民提供稳定热源。
“使用核能供暖后,家里的气温始终稳定舒适,冬天的空气也更好了。”山东省海阳市金阳滨海社区居民陈女士说。监测数据显示,采暖季海阳市PM10平均浓度下降了43%,二氧化氮浓度下降了13.7%,核能“余热”供暖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实现了双赢。人与环境保护,成为我国追求零碳供暖的重要突破口。
人们的生活,多功能协作带来的温暖家园和稳定确保工业生产
油气供应和质量有保障,储气设施供应充足,多渠道保障资源供应,不仅让人们过冬温暖,也为工业生产稳定运行打造了坚强的能源安全屏障。随着寒冷天气的临近,能源企业制定了严格的安全防御措施,以确保能源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油气板块,国家管网集团利用进口气检修期,顺利完成天然气管网分流互联工作。 22个大型操作接口等。塔里木油田4个气田年度注气工作已全部完成,累计注气量约8亿立方米,最大日产气量达1.5亿立方米。f 可达1000万立方米。
中国石油多个大型气田的筹建工作正在全面加速。长庆、塔里木、西南油气田等主要油气田正在加大增储上产力度。他们通过精准地质勘察、优化生产组织、加快新井投产,满足了用气高峰需求。
中国石化多渠道部署“资源池”保障冬季供应,积极与资源供应商合作,结合市场需求和预购液化天然气现货产品,确保长期合同进口资源合规。我们抓住采购契机,加强运力统筹管理,提高LNG资源装卸效率,优化LNG队列储存安排,在高峰前将储罐提升至较高液位,打好基础。n 供应。我保证。
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鹏表示,近年来,我国电力供应体系不断完善,呈现出“多元能源互补、智能绿色低碳调度、安全韧性”并行发展的新格局。涵盖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等领域的国家能源供应保障工程,以系统化、精细化的方式,为公众提供稳定度过冬季的“热能信心”。
从稳定煤炭供应到电力绿色转型,从创新科技赋能到筑牢安全防线。今年冬天的能源保供之战,从建设到施工,都是对跨越山河的多功能体系的一次考验。
的韧性和智慧随着一批项目的上线和对策的加快实施,能源系统不断完善。更加安全、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供应模式是我国经济不断进步、人民生活福祉不断改善的保障。 (记者王岳阳、吴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