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超过3亿成年人患有高血压。这些预防和治

今天是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一直是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目前,我国有超过3亿成年人患有高血压,这意味着我们周围每10人中就有2至3人患有高血压。
我国有超过3亿成年人患有高血压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的《全球高血压报告》显示,到2024年,全球高血压患者人数将达到14亿,但只有约20%的患者能够通过药物或生活方式干预有效控制症状。 2024年,中国30岁至79岁的成年人中约有29%患有高血压。
中国科学院阜维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毛毅医学:已有3亿高血压患者在中国。高血压往往是一种看不见的死亡原因,尤其是对于 40 岁以上的人群。您可能患有高血压而不自知。尽早测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高血压?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高血压?有人说,“如果没有高血压家族史,就不会得高血压”。这是正确的吗?哪些因素会导致高血压?
据医生介绍,高血压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家庭成员患有高血压的人患高血压的可能性更大,但遗传并不是绝对因素。长期摄入高盐、高脂肪、高糖食物,缺乏运动,长期吸烟、饮酒。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此外,长时间的情绪状态,例如精神紧张情绪低落、焦虑和抑郁会增加心率并缩短血管,导致高血压。医生表示,血压控制不良会导致多种疾病。
血压控制不佳
伴随着各种疾病而来。
高血压是心脏病、中风、慢性肾病和痴呆症的主要原因。因此,定期监测血压并尽快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非常重要。
毛毅: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135至80毫米汞柱。超过这个标准就被认为是高血压。然而,治疗并不总是需要药物治疗。对于40岁以下的人来说,高血压可能首先需要调整生活方式,例如健康运动、控制体重、饮食和低钠饮食。在这种情况下,50%以上的患者可以达到比较好的血压控制。
高血压是胖子的“专利”吗?
高血压是一种很慢性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人们经常听到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例如,高血压只适用于肥胖者。如果您体重正常,则不必担心。有些人建议尽可能避免服用高血压药物,因为它们可能会让人上瘾。这些意见正确吗?
误区:高血压是胖人的“专利”,瘦人不必担心
毛毅:高血压不是肥胖者的“专利”。肥胖者的外周血管阻力较大,高血压发病率较高。然而,如果一个人体重不足,并且有遗传或继发因素,血压也会升高。这不是一个绝对因素。
医生表示,每个人都应该定期检查血压,因为所有年龄段和体型的人都可能患有高血压。
误区:如果没有症状,即使血压高于正常水平,也不需要服药。
据医生介绍,大多数早期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耳鸣以及颈部和背部肌肉疼痛。即使没有症状,高血压也会对心脏、大脑、肾脏和其他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因此,一旦确诊高血压,就应该开始积极的干预和治疗。
误区:高血压药物会让人上瘾。一旦血压恢复正常,就停止服用这种药物。
抗高血压药物不会成瘾。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您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调整或停止用药。
毛毅:对于50岁、60岁以上的患者来说,这个时候长期高血压是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有关的,无论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这些人通常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来维持。当停止用药,血压反弹并升高。停药后几天内,您的血压仍保持在较低水平。你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恢复,但5天后,药物就会被代谢掉,你的血压会保持在较低水平,血压会开始升高。
医生表示,血压反弹或过度波动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等并发症的风险。因此,降压药的作用不仅仅是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保持血压稳定,防止器官进一步受损。
这些关于高血压的误区
你可知道?
误区一:高血压药物需要经常更换。
选择理想的降压药物需要长期观察和验证。只要血压保持稳定不波动且没有明显副作用,就继续服用。
误区二:医疗产品不能n 降低血压
许多老年人认为保健品还可以降低血压。事实上,医疗器械的降压效果尚未得到科学或临床证明,盲目使用只会延误治疗。
误区三:静脉输液可以预防高血压。
除高血压急症需要静脉输液,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外,一般高血压不需要静脉输液,应长期口服药物治疗。
误区四:血压越低越好。
血压是维持身体器官血液灌注的能量来源。如果短时间内血压下降过多,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也会减少,增加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将血压尽可能降低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央视报道(特阳阳、穆蒂蒂、刘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