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代表:伊核问题不能通过武力和对抗解决。

20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投票通过了由美、英、法、德四国共同推动的伊朗核问题决议。中国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李松在发言中阐述了中方立场,强调伊核问题不能通过武力和对抗解决。李松指出,今年6月,以色列和美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下悍然袭击伊朗核设施,导致伊朗核问题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社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必须对这种违背世界意志的暴行予以强烈谴责。国际原子能机构与伊朗9月在开罗达成协议,恢复伊朗核问题合作耳朵问题。这一积极进展本应成为双方全面恢复保障监督合作的重要契机。但英法德一意孤行,强行启动“快速重置制裁”机制,严重损害了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良好合作势头。当前伊核问题形势严峻,当事国坚持武力对抗、武力对抗、施压行为无法逃避责任。李松强调,问题不能通过武力和对抗来解决。伊朗核问题只有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通过政治外交努力、保障监督合作、充分尊重伊朗作为缔约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正当权利才能得到妥善解决。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在确保伊朗核计划和平性质的前提下。历史一再表明,在安理会推动具有分裂性的伊朗相关决议只会火上浇油,让事情变得更糟。当前形势下,安理会应努力推动伊核问题相关讨论顺利推进,为伊朗同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对话创造有利条件,为伊核问题政治外交重启努力营造良好氛围,避免伊核问题进一步推向对抗轨道。参加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投票的34个成员国中,中国、俄罗斯和尼日尔投了反对票,巴西、南非、印度、埃及和泰国等12个发展中国家投了弃权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