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水稻造血”上市,川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通讯员 刘杰 王琼 田耀林
“企业与医药双包容是我们过去一年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未来前进的动力。” 10月31日,在武汉河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源生物”),刚刚从上海返回武汉的杨大昌董事长在谈起一年来总书记的巡视结果时难掩自豪。
10月28日,河源生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当日,河源生物开盘价88元/股,暴涨202.82%。
7月15日,国家药监局批准销售和元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美国),成为全球首个I类“美国造血”突破粗药。
人血白蛋白被誉为“黄金救命药”。如果您患有严重烧伤、大手术或肝硬化等疾病,您可能需要注射来维持生命体征。但长期以来只能从人血浆中提取,产量有限。我国60%以上依赖进口。目前,一瓶50克的人血白蛋白售价400多元。严重肝硬化患者每周需要使用三到五瓶,每月花费近万元。
“如果我们不发展自己的生物技术,迟早会被美国勒死。”看到国内生物科技的现状,杨大昌20年前辞去了在美国的工作,卖掉了房子和汽车,回到国内创办了河源生物。该项目以“水稻造血”为主题,将人类白蛋白基因移植到水稻中,让水稻合成人类白蛋白。白蛋白在其生长过程中,然后通过提取和纯化等过程生产注射剂。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开发的创新药物,其中的挑战可想而知。从每公斤糙米提取2.75克人体白蛋白,到纯度提高到99.9999%,科研团队重复37套方案,最终达到一公斤糙米生产20至30克人体白蛋白的世界最高水平。
当药物进入临床阶段时,杨代昌毅然卷起袖子,成为世界上注射该药物的第一人。 “发生了一些事情。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请认为你正在为了科学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目前,重组人白蛋白(大米)注射液已在多家医院应用于临床。一位首次接受注射的肝硬化患者表示:“他没有治疗后,该药与美国FDA完成了“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设计”C类沟通会议,并达成实施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计划的协议。
“近年来我们面临很多困难,但同时我们也进入了创新药物研发的黄金时代。”杨代昌表示,公司第一笔风险投资2000万元是由政府斡旋,试点车间是政府量身定制的。公司多次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并获得各级政府数千万元的资金支持。
“推出后,我们面临的经济问题将大大缓解。”杨大昌表示,公司已制定8个新药组合,更多“美国系”创新药将上市未来推出。
目前,河源生物已建成年产100万瓶、达到国际标准的智能生产线。正在建设年产1200万瓶注射用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基地。该产品一旦规模化生产,重组人白蛋白的成本将大幅降低,有效减轻患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