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改革开放|华侨繁荣的汕头正以“科技+华侨智

2020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汕头考察时表示,汕头经济特区将根据新实际做好“侨”工作,加强侨工作,支持祖国现代化建设。他表示,要引导和鼓励海外华人华侨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加强中外交流合作发挥更大作用。
五年来,汕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严肃批示精神,结合“华侨科技与华侨智慧”,重塑发展韧性。 10月11日至12日,由广东省委网信办主办、广东省网信办主办的主题为“引领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全省”的公关活动在汕头举行。南方新闻网报道。为破解汕头高质量发展密码,采访团走访了广东省化工精密研究院、广东群宇对话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海外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跨境产业与数字经济园三大创新载体。
实验室“破圈”,科研植根于产业需求
记者走访广东省化学与精细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亲眼目睹了科研成果和市场转化项目的耀眼成果。自成立以来,实验室已发表SCI国内外杂志收录文章500余篇,申请专利100余项。
该研究所的研究员正在工作。
“与传统的大学实验室不同,实验室里的所有仪器设备“面向社会开放,供全社会企业共享。”该所研究员舒博告诉记者,该所打造了专门的平台,企业可以在网上注册账号、查看设备参数、储备设备等。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使用最好科研设备的门槛。实验室开放企业共享以来,该平台已开通企业账号400多个,累计使用时长超过9万小时。 服务,服务了学术研究机构等50余家外部单位。
“汕头本地的电子材料、电池相关材料、纺织服装、玩具等行业对新材料的需求量很大,为此,研究所积极鼓励科研团队,推动成果转化。我鼓励你们。”广东省人大代表董正亚广东省化学与精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汕头大学教授、莫格微流创始人表示,研究所内部科研成果转化的收入90%都会给研究团队,只有10%留给研究所。这种模式赋予团队权利和自主权,并鼓励他们。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这种利用科学研究成果支持当地工业的发展模式正在取得成效。研究院与汕头市纺织服装协会成立纺织材料创新中心,不仅推动本地创新,也支持汕头纺织服装业这一支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研究院还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已立项近20个横向科研项目。项目实施,已形成产业化企业10家。
非遗+AI,传统文化为科技插上翅膀
在广东群语对话科技有限公司展厅,18台英国歌舞机器人随着节奏“舞动”。这些机器人的面部妆容经过UV打印,赋予它们真实的妆容,服装和配饰也经过还原,甚至使用积木。对英国一组唱歌跳舞机器人的研究。来自回乡的“80后”青年企业家、群鱼互动公司总裁陈瑞峰和他的团队。这一灵感的源头就是潮汕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莺歌舞”。
英格丹的机器人随着节拍“跳舞”。
“这个想法的出发点很简单:让年轻人重新爱上英国传统文化,比如唱歌、跳舞。”陈瑞丰的初衷是用科技“创新”传统文化。除了莺歌屋机器人外,他还带领团队开发AI智能玩具和教育工具,为澄海传统玩具产业提振,推动其向智能化升级。 “我们致力于将传统玩具和教具、数字内容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深度融合,打造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产品。这不仅将改变和提升行业,更会以新的生产力品质重塑行业形象,让我们在全球市场上再次认可‘鸣海智造’。”
在今年第21届深圳文化展上,18位英国能歌善舞的机器人“英雄”精彩亮相,引发众多网友热议。 18台歌舞机器人背后,是汕头科技创新强传统产业的缩影。行业。近年来,汕头涌现出群鱼互动、奥飞娱乐、西龙科学等一批科技型企业,在动漫知识产权、化学试剂等碎片化领域形成创新优势。
搭建“数字桥梁”,为中小企业“走出去”打开大门
2014年设立的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以下简称“先导区”),已成为全国唯一以侨民和文化为核心理念的国家级发展平台。为投资者和海外华人建立了首个专业代理服务平台,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宜居树”。
超越国界的数字经济产业园。
位于实验区内的跨境数字经济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ne将作为粤东地区的海外数据库。主要经营“流程海外数据生成”、国内“海外数字文化产业”、国内“海外规模化模型”等业务品类。目前,产业园引进了全国首个跨境选品中心1688等跨境电商平台、百亚神山数据中心等算力平台,保障数据境外转移顺畅高效。
作为跨境新业务链接的重要数据中心,白亚神山数据中心发挥着重要作用。该中心正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合作建设跨境专线主要传输节点。拥有优秀的网络性能能力,可以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网络接入体验。
汕头华宇星链科技有限公司运维总监蔡新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限公司表示,企业用户可以提供工商信息。只需完成申请,即可申请使用新的国际网络,并获得三大运营商的专线安装和技术支持。之后,用户报备终端设备并通过系统验证后,即可实现跨境数据连通并访问国外网站,充分满足其跨境业务需求。该平台目前为超过600家公司提供服务,预计未来将允许约3000家公司同时访问其数据。
今年是汕头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 45年来,汕头经历了风风雨雨,从一个边陲小城到“省边、国角”。这座城市成为开放、繁荣的现代化沿海城市。得益于海外华人人口的繁荣,这座城市展现了建设新时代经济特区的韧性和信心。